野薔讀網
2005-05-13
生活中哪些食物最補鈣
补钙除了合理选择钙制剂之外,多晒太阳,均衡营养,科学烹调等也是很重要。日常有许多食物可作补钙食品。
乳类与乳制品:牛、羊奶及其奶粉、奶酪、酸奶、炼乳。
豆类与豆制品: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等。
鱼、虾等水产品: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
肉类与禽蛋:羊肉、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松花蛋、猪肉松等。
蔬菜类: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雪里蕻、黑木耳、蘑菇等。
水果与干果类: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杏脯、杏仁、山楂、葡萄干、胡桃、西瓜子、南瓜子、桑椹干、花生、莲子等。
特别提示:食物保鲜贮存可减少钙耗损,
牛奶加热不要搅拌,炒菜要多加水、时间宜短,切菜不能太碎。菠菜、茭白、韭菜都含草酸较多,宜先用热水浸泡片刻以溶去草酸,以免与含钙食品结合成难溶的草酸钙。 (來源:新華网) 歡迎留言: |
2005-05-11
怎么吃肉才最安全
关于肉的负面报道在最近几年里越来越多,先是食品安全方面出现了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吃深海鱼导致汞中毒等事件,接着在营养方面“吃红肉容易得肠癌”的相关报道又出现在各大报章,营养学家们也总是警告“中国人吃肉太多”。吃肉的危害真的就如此严重,有没有应变的方法呢?
肉是我们在日常营养中获得蛋白质和能量的重要来源,喜欢肉的人当然应该照吃不误。不过,吃的时候也要多了解点和安全有关的知识,尽量减少可能的危害。
比如,疯牛病的病原体主要出现在牛的脑部、脊髓、视网膜等神经组织,我们在吃牛的这些部位时,就要格外小心。另外,牛体内一旦感染了疯牛病毒,要消灭极其不易,即使把牛肉煮熟,也无济于事。所以,对于来自疫区或来路不明的牛肉千万别吃。
禽流感的病毒就没这么厉害了。它就像感冒病毒一样,主要由飞沫传染,不论是鸡肉或鸡蛋,只要煮得时间长点就可以杀死病毒。所以,吃鸡肉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记得多煮一会。
吃深海鱼导致汞中毒则主要与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有关,因此,吃鱼时有几个部位是我们应格外注意的,最好别吃。比如鱼鳃、鱼皮和鱼的脂肪,这些都是污染物容易堆积的部位。
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肉
营养学家们建议,吃肉时应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鱼肉。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即使是“瘦肉”,其中肉眼看不见的隐性脂肪也占28%。因此,某些需要限制脂肪酸摄入量的心血管、高血脂病患者,千万不要以为吃“瘦肉”就是安全的。
此外,吃猪肉时最好与豆类食物搭配。因为豆制品中含有大量卵磷脂,可以乳化血浆,使胆固醇与脂肪颗粒变小,悬浮于血浆中,不向血管壁沉积,能防止硬化斑块形成。
禽肉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特别是鸡肉中赖氨酸的含量比猪肉高13%。鸡肉最有营养的吃法就是熬汤,还能起到医疗效果:可振奋人的精神,消除疲劳感,治疗抑郁症;加速鼻咽部的血液循环,增强支气管的分泌液,有利于清除侵入呼吸道的病毒,缓解感冒症状。而鹅肉和鸭肉不仅总的脂肪含量低,所含脂肪的化学结构与猪肉也不同,更接近橄榄油,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能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鱼肉是肉食中最好的一种。它的肉质细嫩,比畜肉、禽肉更易消化吸收,对儿童和老人尤为适宜。此外,鱼肉的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量的80%,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大有裨益。鱼肉脂肪中还含有一种22碳6烯脂肪酸,对活化大脑神经细胞,改善大脑机能,增强记忆力、判断力都极其重要。因此,人们常说吃鱼有健脑的功效。
每天别超过200克
营养学家经常呼吁:目前,中国人吃肉太多。吃肉多有什么危害呢?除了猪、牛、羊等红肉中脂肪含量过高外,肉类中还含有嘌呤碱,这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中会生成尿酸。尿酸大量积聚,会破坏肾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引起痛风、骨发育不良等疾病。最新的研究还表明,过量吃肉会降低机体免疫力,使人体对各种疾病难以抵抗。
按照合理的饮食标准,每人每天平均需要动物蛋白44—45克。这些蛋白除了从肉中摄取外,还可以通过牛奶、蛋类等补充。因此,每天最好吃一次肉菜,而且最好在午餐时吃,肉量以200克左右为宜。再在早餐或晚餐时补充点鸡蛋和牛奶,就完全可以满足身体一天对动物蛋白的需要了。(來源:环球时报-生命周刊) 歡迎留言: |
2005-05-09
肉食对人类进化的影响
国际在线消息:美国科学家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吃肉这一习惯对人类身体的进化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使人们对食物中脂肪及胆固醇的处理能力得到增强,并且改变了人们的牙齿结构和体形。更有意思的是,它让人们正朝着食用软软的糊状食品这一方向而进化。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日前报道,科学家是在近期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2005年年会上发表这份最新研究成果的。
研究显示,对多汁牛排的喜爱使历代人的身体结构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例如,因为食肉的关系,人们的口部变得更小了;同时人们处理食物中胆固醇和脂肪的能力也得到了改进。但是,对肉类食品的喜好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麻烦,与尺寸变小的口部相比,人们的牙齿似乎显得太大了一些,而且几乎每个人的牙齿都存在着多多少少的问题。
人们吃肉的历史如何开始?
科学家们曾经就“吃肉是如何对人类进化产生重大影响”以及“从牙齿形状我们能得知早期人类的何种习性”等人类的饮食问题举行了小组讨论。
据考证,人类吃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根据现存的化石记录可以得知,大约在250万年前,石头工具即被用于宰杀猎物,一些动物骨骼上也都残留着相应的痕迹。
一些早期人类开始吃肉或许是将之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即在其特有的生态位中生存下来的手段。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生态学者克雷格B·斯坦福表示,与其他物种的竞争可能是自然选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影响了早期人类的身体结构和行为方式。
斯坦福花了很多年的时间用来观察乌干达布温迪国家公园(Bwindi Impenetrable Forest National Park)中,山地大猩猩和黑猩猩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斯坦福表示,他之所以要选择布温迪国家公园作为观测地点是因为这里是惟一一个山地大猩猩和黑猩猩共同栖息的林地。他说:“我们试图弄清楚这两个种群之间的生态学关系--它们会因为食物或是巢穴而竞争吗?”
在生态学上,山地大猩猩和黑猩猩之间有一个最明显的不同,即黑猩猩的食物中包括肉类而山地大猩猩则主要以植物为食。一种纯粹的食草动物可以和杂食性动物共存的重要原因即是,他们赖以为生的食物是截然不同的。
斯坦福说:“由此我们可以作出相应的推论,那就是大约200万至300万年之前,在两种早期人类之间都面对面地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人类拥有更好的脂肪处理功能
当人类开始吃肉以后,其身体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遗传变化。其中重要的一点即是人们能够更好地处理食物中的脂肪和胆固醇。
对此,斯坦福表示:“今天,我们被脂肪和胆固醇困扰是因为我们能随时去超市用这些食品将自己填饱。但是,我们对脂肪和胆固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相应的免疫作用。与大型猿类相比,人类可以处理含有高脂肪及高胆固醇的食物,而大型猿类则不行。”
斯坦福进一步说:“尽管当人们老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如心脏疾病等,但是如果按西方社会里喜欢吃肉的人的食谱给大猩猩喂食,那么它们在20岁左右的时候就会死亡。而在正常情况下,它们的寿命则可以达到大约50年的时间。这其中的原因就是,这些大型猿类无法很好地处理人类食物中高含量的脂肪和胆固醇。”
食物与牙齿变化的关系
工具的使用无疑能够帮助早期人类捕杀并食用猎物。但有证据显示,烹调以及使用刀叉等餐具的进步使人类的牙齿逐渐变得弯曲不整齐并使人的面部变小。所以,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哪个人天生就长着一副十分完美的整齐牙齿;另外我们最后长出的智齿在口腔中也通常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而随之而来的则是呈上升趋势的口腔及齿龈疾病。
《牙齿功能形态学》的作者,同时也是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客座教授彼得·卢卡斯表示:“事实上,你所见到的任何野生哺乳动物的上下腭牙齿都可以完美地咬合,并且排成一条直线--这与好莱坞的牙齿风格十分吻合。但是在人类群体中,这种上下牙齿能够完美咬合的状态却从未被发现过。所以,牙齿也成为人们身体中惟一一个需要定期关注并接受外科手术的部位。”
卢卡斯教授认为,咀嚼的机械过程连同饮食中食物的物理性质能够促使人们的牙齿、口部以及身体形态的发展,特别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
事实上,通过对食物的烹调,食物就会变得柔软,所以我们不再需要用特别锋利的牙齿来咬碎食物;通过使用刀叉等餐具将食物切碎后,我们也不再需要用一张大嘴才能填满大块的食物。对此,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古人类学家伯纳德·伍德概括说:“人们正朝着向食用软软的糊状食品的方向进化。”(來源:国际在线 文/王高山) 歡迎留言: |
2005-05-08
日本开发出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乳酸菌品
最近,日本和瑞士的三家公司分别生产出具有保健功能的新型乳酸菌产品。
日本河合乳酸菌研究所在1.5万种菌株中筛选出可降血糖的乳酸菌。对患糖尿病鼠每天喂3次含80毫克该乳酸菌食物,80天后血糖值比对照鼠下降了37%—39%。该乳酸菌降血糖效果明显,可应用于防治糖尿病保健食品。
日本克里斯契耶享塞公司开发的高浓度浓缩乳酸菌产品,是供奶酪、酸奶、酒类和面包等不同类别的产品使用的发酵型商品,可用于迅速开发新产品,有发酵时间短、风味新、食感好、营养佳等优点,很受市场欢迎。
瑞士雀巢公司中央研究所从保存的4000株菌株中筛选出一株乳酸菌新株LCI乳酸菌,是一种益生菌。该菌株生息在肠道中,密集分布在肠壁。LCI乳酸菌能刺激小肠“帕耐特”细胞释放出杀菌颗粒,通过分泌内因性抗菌肽α-抗菌肽颗粒,产生自然免疫作用形成防御感染的功能。LCI乳酸菌是预防细菌感染提高免疫力的调节剂,对人类健康有重大意义。(来源:壹食品中国网) 歡迎留言: |
Blue Heron Arts, Co.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