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薔讀網

2004-10-14

 

咖喱常识


------

  咖喱是香料的结晶品,它由不同香料结合而成。最新医学研究表明,咖喱的姜黄素可协助增强体内对抗癌,细胞实验发现姜黄素配合体内一种分子,可杀除高达80%的癌细胞。而咖喱中大部分的香辛料与胃液中的强酸结合后,会产生消毒杀菌的效果,因此有“体内排毒”的作用。在人人都向细菌、病毒宣战的今天,吃“消毒杀菌”的咖喱无疑是适合的防御手段。


  印度咖喱
  印度,可说是咖喱鼻祖,因为气候不同,南北印度的咖喱也有分别。南印度较热,当地人爱吃较辣的咖喱驱暑;北印度则爱较温和的。位于印度半岛南半岛的四个州为南印度。高温潮湿的气候使此地区之稻米产量丰富,故而以米为主食。不同于北印度的是,南印度偏爱含辣多汁的咖哩料理。
  相较于南部,气候宜人适居的北印度料理则注重香味、较少极辣,并添加乳制品为其特征。此外,不同于南部的是,北印度以面包类主食,如小麦粉制成的粗圆饼等。属较干型式的咖哩。

  斯里兰卡咖喱
  斯里兰卡咖喱与印度咖喱同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斯里兰卡出产的香料质量较佳,做出来的咖喱味道更胜一筹。相比起印度,斯里兰卡的咖喱种类可以说是多采多姿,没有饮食限制。

  印尼咖喱
  以爪哇、婆罗州岛为中心,如同马可波罗所记载的“世间的香辛料皆由爪哇岛所取得。”使用肉、椰奶和花生油,浓稠是其主特征,姜、蒜、辣椒、胡菱、姜黄等香辛料更不可或缺。

  泰国咖喱
  泰国咖喱中加入了椰酱来减低辣味和增强香味。而额外所加入的金不换、鱼露等香料,也令泰国咖喱独具一格。红咖喱是泰国人爱用的咖喱,由于加入了红咖喱酱,颜色带红,味道也较辣。

  星洲咖喱
  来自各地的移民这个自由港国家建立了多种文化,新加坡的咖喱味道较淡、清香,用的椰汁和辣味少。特征是使用多种干燥香辛料,并融合了印度做法及使用中国系的香料入角。

  马来西亚咖喱
  马来西亚的咖喱清新平和,爱用椰浆去减低辛辣和提升香味。运用了多种香料,如罗望子、月桂叶以及香芋等,令咖喱辣得来还带点清润,充满南洋风味。

  英国咖喱
  两者都属于传入,英国东印度公司初期之葡萄牙总督-汉斯汀克深受其印度仆人所烹饪的刺激性料理——咖喱所魅惑,便将其携回祖国并呈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其后变诞生了以英国风香料为招牌的咖喱粉始祖-CLOTH&BLOCK WAIL产品。

  日本咖喱
  日本咖哩是明治时代由法国传入,结合主食米饭而产生一道独特的料理。日本咖喱的特色,就是混入了水果味,除了本身的果香,甜味更进一步中和了辣味。
(《美眉》杂志)

野薔按

那么,我喜歡的“上海咖喱”來路應該非英國即印度了。反正鼻祖還是印度。不過現今超市買得到的印度咖喱并非我之最愛,怪哉。不曉得上海人拿來以後做了怎樣的改良。
歡迎留言: |

2004-10-12

 

辣椒为何又名“海椒”


《华阳国志·蜀志》称:蜀人“尚滋味,好辛香”。有人便以为现代四川人喜吃辣椒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蜀人“好辛香”的风俗,这是天大的误会。

虽然今日字典上“辛”字的义项中有“辣味”一条,然而古人所谓“辛”味却并非辣椒之味。古人所谓的辛味是指姜、葱一类刺激性气味。古人另有“五辛”或“五荤”之说,专指五种辛味的菜;但是中国传统的辛味蔬菜中却没有辣椒这个品种。辣椒的原产地显然不在中国。

据美国人类学家乔治·彼得·穆达克说:英语chili(辣椒)采自古代墨西哥阿兹特克人(北美印第安人一支)的语言,他们的食物滋味丰富,“特别是辣椒,用以制成辣酱油来作图特拉或几乎每一种食品的调料。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它本是印第安人最重要的一种调味品。大约在15世纪末期,被西班牙人传到欧洲。

16世纪末,辣椒传入中国,名曰“番椒”,明《草花谱》记载了一种外国传来的草花,名叫“番椒”。1591年,此时辣椒已作为一种观赏的花卉被中国人引进栽培,但尚未应用于饮食。清乾隆年间,辣椒始作为一种蔬菜被中国人食用。据载最初吃辣椒的中国人都在长江下游,即所谓“下江人”。因为辣椒最初从海外传来,下江地区首当其冲,下江人先尝试这些时新食品也在情理之中。下江人群嗜辣椒之时,四川人尚不知辣椒为何物。乾隆年间李化楠撰写、其子李调元整理付梓的《醒园录》,是目前能见到的反映川菜历史的最早的专门著作,然而全书丝毫不见使用辣椒的影子。迟至清嘉庆年间,四川县志始见栽种辣椒的记载。

嘉道年间,川西地区已普遍栽种辣椒这种蔬菜。川西人常说的“海椒”,正如明朝人称之“番椒”一样,道出此物来自外国。嘉庆年间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地区,辣椒已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四川大学历史系和四川省档案馆主编的《清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载:地处川黔交界处的南川盛产辣椒,咸丰元年增修刻本《道光南川县志》卷五“土产·蔬菜类”有“地辣子”一名,应该是当地百姓对辣椒的称谓。与南川毗邻的贵州遵义地区道光年间也受川人影响,普遍栽种辣椒。但专家结论:辣椒不是从陆路而是从海道传入中国的,难怪四川人叫“海椒”!

清朝末期,四川农村普遍栽种辣椒,品种相当齐全。据宣统元年刊印的傅崇矩编撰《成都通览》记载成都之农家种植品有:大红袍海椒、朝天子海椒、钮子海椒、灯笼海椒、牛角海椒、鸡心海椒。成都之四时菜蔬:五月有青辣子,六月有红辣子、灯笼大海椒,七月有灯笼海椒,八月有海椒、红海椒。成都之咸菜用盐水加酒泡成,家家均有:鱼辣子、泡大海椒、鱼乍海椒、辣子酱、胡豆办。

外来农业陈列出产品,有盐亭县的辣子,什邡县的大朱红辣椒、鲜红小辣椒,井研县的海椒,南江县的满天星辣子,璧山县的红海椒,西昌县的辣椒,金堂县的高树海椒,梁山县的蜜海椒,新津县的细红海椒,内江县的七星海椒、辣酱、豆办,蓬溪县的蜜大红海椒,犍为县的豆办,富顺县的旱椒,泸州的旱椒,绵州的辣子,渠县的辣子,南部县的牛角红椒,邛州的海椒子、胡豆办,温江的胡豆办、豌豆办,万县的树辣椒,乐至县的牛角海椒、灯笼海椒、五子海椒。

荥经县的辣椒子,双流县的线辣椒、鸡心辣椒,眉州的辣豆办、辣豇豆、酱泡辣子,彭山县的长金条海椒、红豆腐,合州的海椒,石柱厅的海椒,江北厅的牛角海椒,成都县的海椒子、泡海椒、胡豆办,华阳县的大红海椒、朝天子海椒、灯笼海椒、牛角海椒,冕宁县的海椒,奉节县的辣椒,资阳县的豆办,马边县的辣椒,通江县的海椒,忠州的海椒,射洪县的豆办酱,新都县的辣椒,简州小海椒子、灯笼椒种子,巴州的辣椒种,合江县的海椒,开县的特产大辣子,青神县的海椒子、辣豆办,郫县的红胡豆办酱,灌县的酱辣椒,西充县的辣椒,巴县的傲冬海椒、大海椒。


成都的五味用品有:海椒末、热油海椒。“菜品”有大菜266种,其中带辣子菜目有麻辣海参、酸辣鱿鱼、椒麻鸡片、辣子鸡、辣子醋鱼、新海椒炒肉丝共6种,只占2.25%。成都南馆菜价为辣子鸡四百八、辣子鱼三百二、麻辣海参六百四、椒麻鸡四百八。成都家常便菜有113种,其中带辣味的菜是:回锅肉、辣子肉、辣子鸡、椒麻鸡、凉拌肚子、拌猪耳、凉拌舌子、凉拌皮片、凉拌肉皮、凉拌大肠头、泡海椒炒肉共11种,约占10%。清末民初,成都小吃中辣味食品增多,尤为青年男女所喜好。

至今成都青年男女犹喜欢麻辣小吃。

徐珂《清稗类钞》说:食品之有专嗜者,食性不同,由于习尚也。兹举其尤,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列举嗜辛辣的四个省中,最酷爱辣椒的还数湘鄂二省,“湘、鄂之人日二餐,喜辛辣品,虽食前方丈,珍错满前,无芥辣不下箸也。”各地食性如此泾渭分明,应该是在清代晚期至民国初年这段时间才逐渐形成的。尽管四川人爱吃海椒,但川味并非“麻辣”二字可以概括。有人曾经统计过,目前川菜已有三千多种,其中辣味菜的比例还不到30%。
(且说辣椒入川)

野蔷按

知道为什么辣椒又叫“海椒”了吧。现如今,恐怕连四川人也没有几个知道的了。然而喜辣卻是堅定無疑的。嘿嘿,历史重要也不重要。对于有兴趣的人来说,自然什么都可以重要。
歡迎留言: |

2004-10-11

 

秋天应当“平补”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但知道食物具有五种不同的味道,并且认识到五味各有不同的作用,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五味归五脏之说。
------

  秋天,气候凉爽,这时五脏属肺,食物的五味中辛味散肺气之郁,应当“平补”。可食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茭白能降低血脂、解热毒、利二便;南瓜能润肺益气,止痛安胎;莲子益脾养心,固精止泻,开胃安神;桂圆治贫血、神经衰弱、产后血虚;黑芝麻补肺助脾、润肠通便、益肌肤;红枣养脾平胃、安中益气、补血益阴;核桃补肾养血、润肺润肌,防治神经衰弱和腰腿痛。

  秋三月气候干燥,因此秋末冬初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老年人脾胃虚弱者,宜食温热熟软的食物。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可以进行食补食疗,没有病的健康人也可以进行食补,但应该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物,从中吸取营养,输布全身,保持旺盛活力,减少疾病,推迟衰老。一般可常用豆蔻馒头、玉兰油鸡、山楂肉干、牛肉汤、虾仁等。
(秋天应当“平补”)
歡迎留言: |
标题索引: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
Blue Heron Arts, Co.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