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薔讀網
2006-02-26
輕鬆讓你吃進足夠纖維
......
從1990年代開始,歐美就陷入一股纖維狂熱,纖維幾乎成為時尚、健康的代名詞。
纖維狂熱之所以會興起,是因為許多的研究指出,纖維對於美國人的兩大殺手,癌症和心血管疾病都有預防的作用。
英國「癌症研究活動」也呼籲英國人要重視纖維的攝取。因為他們發現,英國的瀉藥藥費支出竟然比癌症的支出還多,顯示出英國人纖維攝取不足的後遺症。
這股風潮也吹向台灣。全麥麵包、糙米飯、高纖果汁,強調纖維的產品層出不窮。
而且,衛生署今年2月開始也以「降低油脂攝取,增加蔬果」為主題,宣導正確飲食觀念,提醒民眾高纖低脂的重要性。
纖維有何好處?
很多人都知道該多吃纖維,到底纖維有何好處?
預防便秘、大腸癌
這是纖維最為人所熟知的功能,因為纖維能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胃蠕動。
成大醫院營養部主任彭巧珍形容,纖維就像站在馬路上指揮交通的員警,本身不參與交通流量,卻負責控制馬路上的流量。
也由於纖維可以縮短糞便停留在大腸的時間,減少致癌物質接觸大腸壁的機會,也被認為可以預防大腸癌。
但最近有幾個大型研究推翻這種說法。
美國比塞斯達國家癌症中心,將2790名有切除大腸腺瘤(容易轉變成大腸癌)經驗的人分為兩組,一組每天食用高纖低脂的食物,另一組依照一般的飲食,追蹤4年下來,兩組成員的復發率並沒有太大差異。
另一項研究刊登在著名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哈佛大學進行一項從1980年到1996年「護士健康研究」,對8萬多名護士追蹤調查,他們發現食用高纖維食物的女性,和食用低纖維食物的女性相比,並沒有相對降低罹患直腸癌的機率。
但許多學者對纖維的抗癌效果仍持正面評價。
美國加州大學藥學博士鄭慧文指出,到目前為止,至少有39個關於大腸癌和纖維的研究,其中25個顯示可以預防大腸癌;11個研究顯示沒有關連性,只有3個研究顯示無法預防大腸癌。
台北榮總腫瘤科主任陳博明也認為,這些研究能否推翻多年來大家所認定的觀念,仍須長期的觀察。
降膽固醇、降血脂
纖維只在腸道走一遭,卻能影響心血管健康。
其實纖維不只是芹菜、橘子裡一絲一絲的才是纖維,還有另一種纖維,叫做可溶性纖維,存在於QQ、軟軟、滑滑的食物中,如豆子、水果、木耳、洋菇等,這種纖維可以和含有大量膽固醇的膽汁結合後排出。
西諺:「每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指的就是蘋果中的果膠可以保護心臟血管的功能。
幫助控制血糖
纖維會與單糖結合,可以減緩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
從流行病學的角度看,非洲東巴基斯坦人主食以高纖的蔬菜和澱粉類,得到糖尿病的只佔人口的2%,反觀美國賓州的居民,卻有高達17.2%得到糖尿病。
幫助控制體重
纖維體積大,可以增加飽足感,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取;而且它也可以促進腸子蠕動,降低腸道對食物的攝取。
你吃多少纖維?
纖維好處那麼多,遺憾的是我們吃的總是太少。
根據衛生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35~54歲的女性攝取5.67g的粗纖維,男性更少,僅5.62g,離衛生署的建議量25g有遙遠距離;而且調查中也發現,老人和小孩吃得更少。
為何纖維吃那麼少?
纖維吃得少,和國人飲食精緻化有關。想想你一天所吃下的食物,從早餐開始,什麼時候讓你用力撕扯或咬牙咀嚼。加上總是不夠的蔬菜,或是忘記就沒吃的水果,加一加纖維真吃得太少。
如何多吃纖維?
對,你的目標是25g,要達到目標,的確有點難,讓我們一起從三餐做起。
第一棒早餐:目標5g
若在家裡烤土司,可把平常吃的白土司換成全麥土司。餡料可在前一晚將大蕃茄、萵苣等蔬菜切片,放在保鮮盒裡備用。
早餐穀片選擇高纖的,也可以隨意切一些水果丟下去。
早餐必須匆忙帶著走的人,便利商店的三明治,比一般早餐店好,因為相較之下,蔬菜量還是比較高,台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翁慧玲建議。
但如果能在公事包裡再塞個水果進公司吃,當然更理想。
吃中式早餐的人,建議你在稀飯、醬瓜間,加一盤燙青菜。
第二棒午餐:目標10g
自助餐是自主性高,可以達到目標的好選擇。只要記住這個原則:一主菜(如紅燒肉)、一半葷半素(如青椒炒牛肉)、兩道青菜,這樣就可以吃到約10g的纖維,真不賴。
選擇麵食的人,一樣別忘了加盤燙青菜,或是切個海帶、豆乾,海帶也有可溶性纖維。
和同事、朋友一同去吃合菜時,最好也捨棄配好的套餐,因為那些大多只有一盤蔬菜。還是用一主菜、一半葷半素、二青菜原則,依人數比例推估,才能攝取夠多的纖維。
便當(包括便利商店的便當)、快餐、速食,不說也知道,纖維量實在太少。
第三棒:加分
有吃點心習慣的人,夏天可以煮綠豆湯、紅豆湯、薏仁湯來喝;若愛吃零嘴,加州梅、黑棗、李子等含有豐富纖維,也比選其他只有糖分的好。
最後一棒衝刺:目標10g
「主食不換掉很難做到,」國泰醫院營養師黃桂英說。
建議你,將白米飯換成五穀雜糧飯。若不習慣,或覺得不好吃,不要馬上放棄,雜糧種類很多,如黃豆、紅豆、薏仁、麥片等,你可以再換其他種類,總會找到自己喜歡吃的。
或者也可以逐步增加雜糧的比例,如先放三分之一,習慣了再增加比例。
其實25克纖維很難精算,黃桂英營養師要大家記住,每個人一天約要吃一碗半的蔬菜,若白天無法達到,在晚餐的餐桌上,別忘了來一場「綠色革命」,多加兩道青菜。
全家吃飯,還是得顧及全家人的胃口。對於纖維,家中的老人、小孩是比較難接受的族群。
小孩口感上較難接受粗糙的食物,但建立正確的飲食觀,本來就從小做起,還是得加以勸誘、培養不可。
例如黃桂英營養師就會對小孩說:「我們今天要吃『超營養』的飯,明天再吃白米飯。」
老家人牙口不好,比較不容易接受高纖食物。白米飯除了可以漸進式地增加雜糧的比例外,水也可以放多一點,讓雜糧飯或糙米飯柔軟一點。
蔬菜類也可以將它們切細一點,讓家中老人容易咀嚼。
想想看纖維好處這麼多,只要多一點用心,就能讓自己體態輕盈,消化順暢,也遠離癌症、心臟病的危險,何樂而不為?(來源:康健) 歡迎留言﹕ |
2006-02-20
吃辣健康嗎?
辣椒最近鹹魚翻身紅翻天,不僅可以減肥,據說還可以抗癌、降膽固醇。
這些說法是真的嗎?到底該不該吃辣?
辣椒最近真是夠紅、夠嗆。
日本上班族流行的辣椒減肥法,延燒台灣。
根據日本研山研究所測試,食物中加上辣椒,會提高人體新陳代謝率,加快消耗熱量。當時富士電視台的美食節目便找人上節目做實驗,沒想到受試者在一星期內便瘦了3公斤,一個月下來減了8公斤,節目播出之後,迅速影響日本上班族的飲食習慣,許多上班族開始在食物中加辣椒,甚至自製辣椒醬帶去上班。
台灣哈日風正盛,也有人加入辣椒減肥法的行列。
一位身材火辣的寫真女星就說,她每天晚上睡覺時,都會用繃帶把辣椒綁在手臂、小腿上,以預防贅肉。
除此之外,據稱辣椒還可以養顏。
近來復出的歌手王傑,再次面對群眾風采不減當年,他透露是因為愛吃辣,讓皮膚保持青春。
甚至還有人在推廣吃辣。素食烹飪老師喬劍秋的父親高齡99,身體依舊硬朗,最近健康檢查,只有身體自然的老化,沒有其他病痛,喬劍秋認為,全因為家裡長年吃辣。
喬劍秋不僅訓練自己的小孩從3個月大開始吃辣,也在烹飪教室中教大家吃辣。
印象中,辣椒不僅傷胃、也傷皮膚,怎麼鹹魚翻身紅翻了天?
先從科學證據看看哪些是正確的?哪些又誇大其實?哪些目前科學上並無定論?
辣椒能做到什麼
剖開辣椒瞧一瞧,辣椒中辛辣的來源就是辣椒素(capsaicin),在朝天椒、麻辣火鍋、辣椒粉都很多。
另外在紅色、黃色的辣椒、甜椒中,存在另一種成分是辣椒紅素(capsanthin),而辣椒紅素是類胡蘿蔔素的一種,也是目前熱門的抗氧化劑。
辣椒素
辣椒可解痛
自古以來辣椒就常被用來解除疼痛,而科學家最近才知道,辣椒素可以刺激和耗盡神經傳導「P」物質,而P物質可以將疼痛的訊息傳遍神經系統。
透過辣椒素的止痛原理,辣椒膏已經被用來抒解帶狀泡疹、三叉神經痛等疼痛。
辣椒可使皮膚發紅
將辣椒素塗在皮膚上,會擴張微血管,促進循環,而使皮膚發紅、發熱。目前已有廠商利用這個原理,把辣椒素放入襪子裡,成為「辣椒襪」,供冬天取暖用。
辣椒可減輕感冒的不適症狀
千百年來,辛辣的食物常被認為可以去痰,現在發現好像也是如此。辛辣的食物可以稀釋分泌的黏液,並幫助痰被咳出,以免阻礙了呼吸道。
加州大學教授艾文奇曼(I. Ziment)甚至說:「許多在藥房出售的感冒藥、咳嗽藥的功效和辣椒完全一樣,但我覺得吃辣椒更好,因為它完全沒有副作用。」
辣椒紅素
預防癌症
從流行病學的研究來看,許多嗜辣的民族,如東南亞、印度罹患癌症的機率都比西方國家少。
科學家推測,這些辛辣的食物中,本身含有許多抗氧化的物質,氧化和慢性病、癌症和老化本來就有直接的關連。
最近也有美國夏威夷大學的研究指出,辣椒、胡蘿蔔等蔬菜中的類胡蘿蔔素能刺激細胞間傳達訊息的基因(因為器官癌化時,細胞間交換訊息的系統會發生故障),這可能在預防癌症上有重要功用。
預防動脈硬化
一根紅辣椒中含有β胡蘿蔔素的一日所需的份量,而β胡蘿蔔素是強力的抗氧化劑,可以對付低密度膽固醇(LDL)被氧化成有害的型態。
LDL一旦被氧化,就像奶油沒放進冰箱一樣,會變成壞的物質阻塞動脈。
換句話說,就是β胡蘿蔔素在動脈硬化開始的初始階段,就開始干預。(來源:康健) 歡迎留言﹕ |
2006-02-14
向大长今学做养生菜
编者的话:韩国电视剧《大长今》最近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对韩国饮食的讨论热潮,韩国宫廷中的传统食物和烹调方法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在《大长今》所涉及的食物中,相当一部分都是韩国人所公认的养生食物,它们到底有哪些营养和食疗作用呢?本报驻韩国记者特地采访了韩国的厨师和营养学家,为大家一一介绍。
《大长今》不仅在港台和内地是一部热播的电视剧,2003年9月,它开始在韩国播放时,收视率就一直居高不下,曾获得2004年度韩国收视之冠。当地媒体在分析《大长今》受欢迎的原因时,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其中的传统饮食,特别是被许多人忘却的宫廷料理,引起了韩国家庭主妇们的好奇心。而大量的美食烹饪介绍,也让其他国家的观众对韩国的泡菜、海产素菜、酱菜等低糖、低脂肪,看起来非常健康的饮食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韩国出现大长今餐厅
在《大长今》这部电视剧中,不仅每集都有做菜的场面,而且,其中的御膳和药膳也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那些驼酪粥、八卦汤、五子粥、七折盘、石锅拌饭、人参鸡汤以及用椰菜、芜菁、松子、荞麦、大蒜制作的食品,名目繁多,制作精美。据当地媒体报道,在电视剧的整个拍摄过程中,所有的膳食全部都是按照韩国历史中记载的古法烹调而成的。
《大长今》中的美食在韩国属于宫廷菜系,其中的一部分虽然以往在一些普通的韩国餐厅也能品尝到,但这部电视剧热播之后,为了做出更地道的《大长今》美食,更为了吸引游客,韩国如今出现了好几家“大长今餐厅”,餐厅里一系列的食谱,都与《大长今》这部电视剧有关。
记者最近在汉城一家专门经营粥的餐馆中吃饭,老板说,《大长今》中的粥他们店里都能做。这里可以喝到十几种粥,包括南瓜粥、莲子粥、鲍鱼粥等,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感特别好,许多韩国人下班后都会到这里来喝一碗粥,他们告诉记者,这种清淡的饮食可以缓解一天的疲劳。
电视剧展示经典韩餐
在《大长今》这部剧中,出现了很多韩餐中的经典菜式。比如,剧中常出现的七折盘,是韩国宫廷御膳中的一道冷盘,原料包括牛肉、胡萝卜、冬菇、蛋黄丝、蛋白丝、黄瓜丝及桔梗,用宫廷秘方调味炒香,并用加了椰菜汁的粉皮包着吃,口感清甜而不油腻,如今在韩国的普通餐厅中也能品尝到。
剧中御膳厨房宫女们常做的人参鸡汤至今依然是韩国人的最爱。依照传统做法,鸡汤中要加入红枣、大蒜、银杏等佐料,并在鸡肚子里塞入糯米,将鸡和人参放入锅中一起炖成。据“大长今餐厅”的厨师介绍,在鸡中放入糯米是为了保留鸡的鲜味,让炖出来的鸡汤更香,还能保存人参、红枣的甘甜味道。人参鸡汤在韩国人看来是大补的食品,不过他们进补的季节不在秋冬,而是夏天。因为韩国传统医学认为夏天多汗,人容易累,进食人参鸡汤可补充流失的养分。
在剧中,为了让牛骨汤味道更好,长今放入了少许牛奶,据韩国厨师讲,他们现在也经常这样做,既能除去牛骨的血腥味,也令汤的香味更加浓郁。牛骨汤一般以红白萝卜、冬菇、红枣、人参及牛排骨一起煮成,入口松软香滑,而且营养丰富。
还有一道长今专门制作的宫廷菜松茸烤牛排,如今也十分受欢迎。原来吃牛排是一大块的,食用起来非常不方便,长今将牛排切成小块,与松茸包在一起烧,牛排可以完全吸收松茸的香味,牛肉很有韧度,松茸则非常爽口。这些吃法,在现在的韩国餐馆中都可以见到。
营养与健康最受关注
《大长今》在韩国播出后,其中的饮食引发了一股对营养与健康的热烈讨论。有关专家指出,《大长今》中所介绍的饮食习惯和食物本身多具有强身健体、调理机能的功效。电视剧中出现得最多的养生食物有以下几种:
粥粥在《大长今》里多次出现,长今跟山中居士学习用枸杞加磨碎的艾草熬粥,预防感冒;娘娘怀孕,长今采新鲜芜菁煮粥,为她补元气;皇后胃口不好,御膳房则准备核桃、松子等做成的五子粥,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营养专家认为,在熬粥的过程中,食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汤水中,因此很容易被消化吸收,适合老人或体质虚弱的人补充元气和能量。粥的食疗作用根据原料的不同有所差异,如葱白粥有杀菌效果、芹菜粥有助于大小便顺畅。
大蒜大蒜是韩国饮食不可或缺的佐料,韩国人爱吃的凉拌海鲜、小菜,就少不了用蒜汁杀菌提味。现代科学证明,大蒜中的蒜素除了杀菌外,还可以降低胆固醇。专家指出,大蒜不用吃太多,一天一瓣,降胆固醇效果就很好。最健康的吃法不是生食,而是煮、炒或做泡菜,以减少它的辛辣刺激。
白菜《大长今》中的菘菜就是白菜,长今曾用菘菜绿叶做饺子皮和馅料,包出了一个个如翡翠白玉般的饺子。专家指出,白菜有整肠健胃功效;可以退烧解热、止咳化痰;其性偏寒,还能平衡人体内的燥热之火。不过,过敏或虚寒体质的人,不适合大量食用白菜或用它做成的泡菜,吃时可以加点姜丝或是茴香、肉桂一起炖煮,以中和白菜的寒性。
芜菁又叫蔓菁或大头菜,在剧中被当作安胎的食物。中医认为,芜菁有清除湿热、利尿及消除胀气的效果,很适合孕妇食补。用它做粥可以滋补元气,让身体放松;做酱菜则可减轻妊娠的呕吐等不适症状。
松子松子在韩国传统御膳中运用广泛,被视为有滋补强身功效,可以裹上蜂蜜做甜点,或者磨碎了用来熬粥。剧中皇上最喜欢的一道御膳“松子拌虾仁”,便是将松子磨粉,拌入烫熟的虾肉和黄瓜中做成的。传统的中药学认为,松子属于食物的种子,因此储藏了植物的营养精华,具有滋补作用。现代营养学则认为,松子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及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是优质的油脂来源,可以缓解便秘、滋润皮肤、补充脑力、减轻气喘症状。
海带芽海带芽汤是韩国从皇宫到平民百姓,餐桌上都少不了的食物。韩国营养学家指出,从营养学角度看,海带芽热量低且充满胶质和矿物质,是很适合现代人的美容健康食品。在做法上,醋可让海带芽软化,因此可以试试用醋凉拌海带芽或是做成韩式海带凉汤。
荞麦长今曾用荞麦煮粥,除去了病人的肠胃湿气,治好皮肤瘙痒的毛病。据韩国专家介绍,荞麦是很好的大肠清道夫,纤维含量是白米的6倍,民间有“净肠草”之称;此外,还可以加速血液循环。由于荞麦中含有强力抗氧化物维生素P,可以降血脂,增强血管弹性,防止血液凝结,因此,是很好的护心食物。
(来源: 人民健康) 歡迎留言﹕ |
2006-02-08
抗癌明星,你的名字叫豆腐
作家林海音主編的《中國豆腐》中寫道,慈禧太后駐顏有術,每天都要吃一道豆腐。傳說御廚房有蒸鍋49口,每口鍋裡放著鑲有珍珠的豆腐,49口鍋輪番蒸,慈禧太后每天就可以吃到一味潤膚養顏的珍珠豆腐。
在中國傳統的名菜和文化中,豆腐除了佔有重要角色外,更是海外遊子的鄉愁代表。
作家彭歌在海外讀書時,回憶起許多魂牽夢縈的家鄉美味,而他最懷念的,不是魚翅燕窩、雞鴨魚肉,反而是最平常的豆腐,「當時心甘情願開車往返兩個小時,只為了買一塊豆腐」。
西方興起豆腐熱
但是近年來,海外遊子要一解鄉愁,可能容易多了。今天在歐美,不但許多超市中都買得到豆腐,甚至諸多西方食譜中,也屢屢看見「Tofu」的身影。
豆腐成為西方人的新寵,主要原因是追求健康的風潮。
近十年來,許多研究發現,東方人罹患乳癌、大腸癌、攝護腺癌的機率是西方人的四分之一。研究者認為東方人嗜食豆腐是原因之一,因為黃豆蛋白中,含有高量的異黃酮素(一種抗氧化劑)。
異黃酮素對男性也有幫助。研究顯示,常吃黃豆類食物的日本男性,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比西方男人低。
美國半導體業霸主英特爾公司董事長葛洛夫曾罹患攝護腺癌。在接受治療、恢復正常生活後,他每天都喝柳橙汁、綠茶萃取物和黃豆蛋白混合調製的果汁,也常吃豆腐。
此外,除了預防癌症,多吃豆腐也能降低血中膽固醇,減少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以及預防老年癡呆症。
國防醫學院生理系副教授金忠孝表示,最近研究發現老年癡呆症患者的腦組織中,卵磷脂濃度有下降的情形。因此,推測老年癡呆症可能和卵磷脂的缺乏有關。
而卵磷脂的最佳來源之一,正是黃豆。
田裡的牛肉
不分中外,豆腐一直是許多素食者的最愛。
台北醫學院保健營養系教授陳世爵指出,豆腐的營養成分中,40%是蛋白質,25%是碳水化合物,20%是油脂,而且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達61%,加上各種礦物質、維生素,營養成分並不輸肉類,又不含膽固醇。因此,在第二次大戰時,豆腐就被稱為「田裡的牛肉」。
陳世爵建議,每天食用100~150公克的豆腐,再喝一杯240cc的豆漿,就可以攝取到30~50毫克的異黃酮素,達到人體需要的保護量。
正常人每天吃豆腐,對身體有好處,但是痛風患者能不能吃豆腐?
陳世爵認為,100公克的黃豆含有50毫克的普林,但若做成豆腐後,因為被稀釋了10倍,只剩4~5毫克,對病情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
儘管中國有許多名菜都用到豆腐,但烹飪老師傅培梅稱讚:「豆腐是最好做、最好搭配的料理食物。」
烹飪老師程安琪也指出,由於豆腐本身沒有味道,因此很容易吸收其他食物和香料的風味,建議可以利用勾芡、壓泥加配料來提味。
如果想要吃得更滑嫩,可以將豆腐先用沸水川燙過後,以冷水或冰塊徹底冷卻,再將水分輕輕瀝乾,不但能增添豆腐的美味,豆腐表面也不致殘留有害的細菌。
而如果想讓豆腐嚼起來更有勁,可以將豆腐裝在盒子中,放進冰箱冷凍1天,就變成了「凍豆腐」,用來做生菜沙拉或涼拌彩椒皆宜。
水煮、涼拌最健康
水煮豆腐既方便又健康,可讓人嚐到簡單的豆腐原味,「我喜歡吃白水煮豆腐,沾芝麻醬吃,一股說不出來的豆香氣令人難以忘懷,」傅培梅回憶說。
日本人嗜吃的湯豆腐向來也以味道清淡著稱,「日本人吃湯豆腐時,居然可以一碗接一碗,而且飯竟然變成配菜,」曾親眼目睹的文字工作者黃茹卉不禁嘖嘖稱奇。
涼拌豆腐則是以冰涼過後的口感最佳,而且非常適合當成夏天可口的開胃菜。
炎炎夏日,一塊豆腐,品嚐之餘,也順道懷古思幽,更讓人卸下每天工作的壓力,生活從此開始更健康、自在。(來源﹕健康雜誌) 歡迎留言﹕ |
Blue Heron Arts, Co.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