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薔讀網

2005-04-01

 

皮膚与吃喝


白皙细嫩的皮肤,谁不想要?但生活中,我们的皮肤却时常和我们过不去,不是长着一副黑红面孔,就是晦暗苍白。怎么办?适当改变一下饮食结构,就可能使皮肤得到很大的改善。你的皮肤哪里不好,应该是对症下“菜”才行。

  红脸膛

  这是由于摄取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过多所致。治疗方法是,在食用含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食物时,一定要辅以含大量叶绿素的蔬菜,如菠菜、芹菜、莴苣等,生吃效果更好。也可将蔬菜切碎,用布包挤汁饮用。

  赤红脸

  原因是血液循环不好,特别是末梢细胞血液不畅通。当天气寒冷时,人的面颊赤红,尤其是鼻尖部位。治疗方法是:

  1、经常洗澡和按摩,使血液流通畅快,对红的部位要多做按摩;

  2、为使体内更好地充分吸收蛋白质,要大量食用含维生素B1、维生素C的食物,通过日光照晒可帮助吸收维生素D。

  油脂黑脸

  这是由于过量食用动物油和植物油所致。治疗方法是,控制动植物油的食用量,多吃含叶绿素的蔬菜。吃饭前喝一杯用温开水沏的菜末汁,效果更好。

  面部黑色

  一般来说,食盐过多的人肌肤粗糙发黑,经阳光照晒后更厉害。手、足发黑是由于体内盐分要从末梢处泄出。过多地食盐面部会慢慢罩上一层黑色。治疗方法是:

  1、控制食盐摄入量,多饮水,使盐分随尿液排出;

  2、勤洗澡,在浴室中浸泡至出汗,也可排泄一些盐分。

  面颊雀斑

  食盐过多,有可能导致面颊长出雀斑;而饮食中如只摄取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则会影响肝脏正常功能而使雀斑更显眼。所以长雀斑者一定要大量食用水果和蔬菜。此外,药物是肌肤的大敌,尤其是安眠药会使体内产生过多酸性,激素失衡,脸上生出雀斑。(来源:北京青年报)
  
歡迎留言: |

2005-03-31

 

菜谱里的文化差异


【东西文化】

              菜谱里的文化差异

                ·刘景源·

  以前看着菜谱做菜,我总是犯糊涂。因为在中国的菜谱里面,除了主菜和主料注明多少量外,辅料一般不会写得那么准确。于是,后面总是缀上一些诸如“加糖少许”,加“胡椒适量”之类的句子。目的只是说明有这些佐料就成了,至于多少吗,您就自己看着办吧!因为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照着菜谱做菜就已经“愚”得可以了。如果做菜时再拿了一个秤来称着,斗来量着,那就成了滑稽电影里面的笑料了。

  看英文菜谱,总是写得异常的准确,有时准确到让人发笑的地步。主料标明多少克还可以理解,有时十克五克的佐料,也要写得准确无比。似乎多一点少一点味道就会相去甚远似的。而这洋人的厨房里,还真的配有这些衡具和量具。有时从超市买来的一些粉类食品原料,也会附有一个小量匙,那就是为了这些“愚”人准备的。在菜谱里,往往还要写上供几个人用餐,让人觉得洋人的肚子就像可口可乐的瓶子,大小一个样。

  从这菜谱里,能让我们看出东西方之间处事哲学的差异。在中国人看来,这佐料多少,要视各人的口味而定,有人吃得咸有人吃得淡,这 “适量”就是让你因人而异,显示了中国人的主观和处事的油滑。而西方人认为,既然是菜谱,就是为不会做菜的人写的,就要明确而清晰。然而却忘了人的肚子大小和口味之不同。说明西方人过于客观和呆板。

  这种思想放到另外一个极端,比如严谨的法律,西方人会规定了服刑年限:比如偷鸡判三个月,偷牛判五个月,定得几乎滴水不漏。难道偷鸡和偷牛的严重程度就真的三比五?当然不是,但至少给出了一个量让法官可以公正地审判。免得像我们的法律,写得含糊点,这样老爷若看着你不顺眼,也好 “严打”,偷鸡判成偷牛的刑罚。就是堂上的老爷明确说拖出去打五十大板,这个五十也就是讨个口彩。真的打时,就看小的们拿犯人钱财的多少来衡量下板子的轻重了。

  回过来看西方的菜谱就更加明白了。给出一个明确的量,起码让人有一个量级和出发点。您按照菜谱做菜,咸了也好淡了也罢,至少有一个数量在那里放着,作为以后矫正的客观依据。而且从统计学上来讲,多数人的口味不会相去甚远,这也是商品化的食物和饭店赖以确定配方的依据。这种量化正是西方科学体系的基础之一。

  西方的这种思想,直接表现在科学上,有时更显得可笑。记得曾经参加过一个毕业典礼,其中一个学生的硕士毕业论文题目是:“烹饪方法对牛肉物理和味觉特征的影响”。当院长宣读到这个题目的时侯,也曾引起了一阵笑声。因为对洋人来说,煮牛肉也是人人都会的把戏,不用研究。记得林语堂在几十年前也曾写过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课题,内容好像是研究加糖对冰淇淋甜度的影响。这个课题本身就十分可笑了,而得出的结果更让人捧腹,一个主要的结论是:加糖越多,冰淇淋越甜。这种穿开裆裤的小孩子都知道的结论,竟然要堂堂学府来花钱研究。要是拿到我们中国的自然科学基金会去申请资金的话,不让我们的审批人员笑掉大牙才怪呢。

  然而,这正是西方人的严谨。通过对这些似乎是众人皆知的内容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进行量化,为以后的应用者找到一个科学的依据。就拿烤蛋糕来说,只要你按照配方调配,放到已经量化的烤炉里面,设定好温度和时间就可以烤出从商场里买的一样好吃的蛋糕来。而在中国,虽然卫星可以上天,然而我们的炒菜仍然是靠厨师的悟性和感觉来制作,很少有人会想到向着炒菜机械化标准化方面发展。就是烤饼这样同面包一样容易机械化的食品,也还是多靠了家庭主妇的手工来制作。饺子之类的耗时耗力的食物,虽然已经可以机械化,但味道和口感仍是手工制作为佳。如果有人研究一下诸如“面皮厚度对饺子口感和强度的影响”和“最佳饺子馅的猪肉大白菜配比”这类“可笑”课题的话,以此制作的饺子机器肯定会普及的。

□ 寄自澳大利亚 刊登在 2002 华夏文摘 cm0205d.
歡迎留言: |

2005-03-29

 

冬季多喝蜜少吃姜


  营养学家提出,季节进入冬天,要多喝蜜,少吃姜。这是什么道理呢?

  这因为,冬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为了适应冬天这种干燥的特点,那么,我们人体就必须经常给自己"补液",以缓解干燥气候对于我们人体的伤害。多喝水也就成了我们对付"秋燥"的一种必要手段。但是,如果我们光喝白开水,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给我们的负面效应。水份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所以,我国古代医学家就替我们提供了一条最佳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情况就大不同了,那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这种方法,与我们现代医学中的给病号补充生理盐水是一个道理。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蜂蜜是大自然赠给我们人类的贵重礼物,它所含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主要成份是葡
萄糖和果糖,两者的含量达70%,此外,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蜂蜜具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寿
。《本草纲目》记载:"蜂蜜有五功: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现代医学也证明
,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
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而且还可以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
用。

  冬季时节,一方面要多喝盐水和蜜水,另一方面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之类的食品,这些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我们人体的危害。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比如生姜,它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间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萝卜下床姜"一说,说明姜可吃,但不可多吃。特别是秋天,最好别吃,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

  因此,为了我们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当冬季来临之际,我们最好"晨饮淡盐水、晚喝
蜂蜜水,拒食生姜",以保自家身体健康! (稿源:喜满你网)
歡迎留言: |

2005-03-27

 

中华面文化大典


  本报讯 “《中华面文化大典》首发式暨五谷杂粮膳食营养价值专家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行。
  《中华面文化大典》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一本有关面条文化的专著,全书170余万字,纵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面条发展史及面条文化史,收集了1200多种中华传统风味面条、150种方便面以及100多种挂面的生产配方和制食方法。该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是一部集系统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大型面文化工具书。该书的出版,既丰富了我国饮食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又填补了我国面文化领域的空白。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中国总部主席潘蓓蕾在“序”中称:“面条起源于中国东汉时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唐朝开始,面条制作工艺由“遣唐使”传入日本,元代经由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将面条技术传入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面条如同我们的祖先发明的茶叶、豆腐和美酒一样,对世界美食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中华面文化大典》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且对五谷杂粮的膳食营养价值也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专家们一致主张并呼吁要大力推广人类食用五谷杂粮,特别是都市居民。
  首发式暨研讨会由经济日报出版社、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北京五谷道场食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同举办。
(杨阳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01月21日 )   
歡迎留言: |
标题索引: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
Blue Heron Arts, Co.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