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資訊

星期一, 十月 02, 2006

 

高不成低不就,美国百万男性引退职场

(《星岛日报》)男性一直被视为社会栋樑、家庭支柱,工作是他们生命中的重要部分,但随着工业国家走向经济转型,不少仍在壮年的男性失业后,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枷锁下,有愈来愈多男性宁愿赋閒在家,宁肯消耗积蓄或等待政府接济,也不愿重返职场。

  美国现时就有约13%年龄介乎30至55岁的男性,选择不工作也不找工作。男性在就业市场中的「失踪」的数字,创过去半个世纪之最,成为新的社会现象,也反映文化的变迁。

  拒绝降低薪酬待遇

  这些失去工作又找不到满意新工作,乾脆失踪于就业市场的男性,虽然仍以中学学历或以下的蓝领为主,但近年明显见到有更多不同教育程度及收入背景的男性加入。

  互联网泡沫爆破时,就有不少三十岁刚出头的男性,在自愿或非自愿下选择停职数年﹔也有为数不少的前管理阶层,在还不到50岁之年被裁员后,无法再找到同类型的工作,只好埋头计算如何依靠遣散赔偿及退休福利度过馀生。

  麻省理工大学Sloan管理学院的劳工及管理专家Thomas A. Kochan指出,这些男性被迫为返回劳动市场而竞争,但他们并不容易找回昔日的职衔及薪酬福利,或是个人的工作满足感,于是不少人放弃拼命找工作,选择不工作。

  这些仍处于壮年时期的男性,如果愿意接受较以往低的职衔或薪酬条件,其实不难找到新工作,但他们情愿作出另类选择,这态度明显跟几十年前不同。30年前,男性如果失去一个工作,他们会继续找工作想尽办法重返职场,而且也不难找到自己满意的新工作。

  400万男性选择无业

  《纽约时报》最近的报道指出,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约有5%的男性劳动人口选择不工作,远低于今天的13%。假设就业率在这些年间没有改变,这两个数字的差距,就表示30多年后的今天,多了约400万名男性自动消失于劳动市场。

  电视剧等流行文化,近年也创制出不少既不工作也不找工作的男性主角人物,这些人物的广泛接受,也显示公众对男性不工作现象的认同。此外,读者群倍增的个人理财杂志,在渲染不工作的生活如何吸引之馀,亦积极推销提早在50岁退休的概念。

  有积蓄的人,失去工作或选择不工作,日子可能仍然过得去,但现时选择不工作的男性,绝大部分不是有丰厚积蓄者。事实上,没有工作的30至54岁男性中,2004年仅有8%的家庭年收入超过10万元,43%的家庭年收入其实少于2.5万元。

  洛杉矶加州大学的社会学家Ruth Milkman指出,过往男性总有追求事业的决定,现今男性却没有这心态。在僱主对僱员缺乏承担下,僱员也不认为需要对事业有承担,这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变迁。

  退休积蓄提前使用

  今年53岁的Alan Beggerow就是其中的代表。在钢铁厂工作了30年的他,48岁那年因钢铁厂关闭而被遣散后,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在他眼中,那些工作不是待遇过低,就是贬低他的工作能力,所以过去5年来,他始终没有固定的工作。

  他每日以不同的兴趣及娱乐打发时间,他认为自由的生活对他更有意义。不过,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在没有收入但仍要继续生活的现实下,他透过抵押房子借取了3万元的第二按揭,每年再从家庭积蓄中拿取7500元,加上妻子的收入,勉强可以应付日常生活开支。

  停职一段时间后,家庭积蓄现时剩下6万元左右。Beggerow无奈地说,如果经济太拮据的话,他可能要接受一份低工资的工作,但他现时仍不太愿意走一步。

  等待全垒打出现

  54岁的电机工程师Christopher Priga也抱着类似的心态。自从2002年被施乐(Xerox)公司裁员,失去年收入六位数字的工作后,他一直没有工作。他以棒球比赛来形容找工作的心态,强调他所追求的是全垒打,而不是一步一步来的安全打。

  他心有不甘地说,在工作的路途上,他步步为营,所有应该做的也做了,结果只是零,最后还是甚么也没有。

  Priga比其他作出同样选择的男性稍微幸运,他在南加州洛杉矶的房子近年升值了不少,可以利用房子借款,让他在等待全垒打出现的过程中,毋须为经济考虑而烦恼,也不会为家人增添负担。

  其实,除了个人积蓄外,政府的援助是这些失踪就业男性背后的最大支持者,其中联邦残疾保障(Federal Disability Insurance)是这些未届退休年龄者提前过退休生活的重要支持。联邦残疾保障的经费来自薪酬中被扣除的社会保障税,符合残疾定义的人士,每月可领取 1000元津贴。两年过后,申请者将自动符合领取联邦医疗照顾(Medicare),毋须为医疗开支问题而惆怅。

  灠用政府伤残津贴

  政府数据显示,申领联邦残疾保障的人数,在过去10年间倍增,从1990年的300万人,增至现时的650万人。选择消失在职场的男性中,有25%每月正领取职邦残疾人士津贴。

  大部分这类曾在工作场所挣扎求存的男性,患有背痛、心脏或精神问题倒是事实,所以他们有资格申领残疾津贴。然而,在这数以百万计的申领者中,却不乏夸大病情逃避工作者。一份薪高粮準的工作,可能就是这些人的最佳良药,即时可药到病除。

  凡事总有两面,残疾计划本身为未找到合适工作的人士提供暂时不工作的依靠,但也成为这些人重返职场的障碍。接受工作显示申领者仍有工作能力,并可能因此不能再领取残疾津贴﹔长期没有工作则可能令技术退化,以致难以适应重新投入工作。

  联邦社会保障管理局属下的残疾和收入保障委员会副专员Martin H. Gerry也认为,依靠残疾福利的时间愈长,就愈难重新投入工作。

  失业造就职场稳退

  统计数据显示,选择在就业市场失踪的男性,普遍教育程度偏低,其中又以工业地区的白人男性所佔比率最高,黑人男性的比率也正在上升中。

  密歇根州、西维珍尼亚及纽约州北部等昔日工业区,曾经为教育水平不高的男性提供了高薪的蓝领工作,随着这些工业区纷纷走向经济转型期,男性失业的比率随之急增。此外,居住在密西西比州及俄克拉荷马州等农村地区的男性,由于缺乏工作机会和选择,选择不工作的比率也较高。

  人口统计报告显示,这些男性大多数是单身人士,近60%是已离婚、正在分居、配偶死亡或从未结婚者,比10年前的50%增加。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社会学家Kathryn Edin指出,有工作的女性可能无法忍受男性不工作。男性没有家庭负担,也减少了工作的压力,他们在工作问题上故然可以较率性。

  失业率不反映真相

  此外,那些有犯罪记录曾经被监禁的男性,离开监狱后即时成为劳动人口,但与社会脱节了一段时间后,要再找工作并不是易事。他们也佔了这些不工作也不找工作男性的很大部分。

  联邦政府在1980和1990年间,大举打击贩毒活动,把数以十万计的年青犯罪分子送进监狱,他们大多在三、四十岁的中年阶段服刑期满重获自由。根据哈佛大学及非牟利政策研究组织城市研究所的劳工经济专家估计,约有200万名没有工作的男性曾有犯罪纪录,他们担心自己的背景会影响获聘机会,所以放弃找工作。

  纵使有这么多男性选择在劳动人口中失踪,当局的就业或失业数据却完全漠视这一群人的存在。美国现时的失业率只有4.6%,这数据却不包括大部分这类失踪男性。由于这些人主动放弃找工作,因而不符合官方所下的失业定义,这也显示官方失业数字未能反映现实情况。

  晚年生计引关注

  事实上,今时今日劳动人口中选择不工作的男性,是过去50年来最多的,这引伸出另一个教人关注的问题──当这些人年纪渐长,退休积蓄花光后,他们日后怎样生活下去﹖

  这些男性在停职数年后可能被迫再找工作,可能成为社会上贫穷的一群,或者是等待政府的接济,这情况已相继在欧洲及日本等工业国家出现。在欧盟国家中,年龄介乎25至54岁的男性,去年就有14%选择不工作,较1975年时的7%增加了一倍。日本在同一段时间内,男性不工作的比率也由4%增至 8%。

  这些发展国家也是在经历工业转型后,流失了很多蓝领工作机会,很多被遣散的人士只在无法返回劳动市场下,只好依靠政府福利过活。然而,当欧洲国家纷纷检讨福利制度是否创造劳动市场失踪人口时,美国却仍未察觉问题所在。
歡迎留言: |
标题索引: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
Blue Heron Arts, Co.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