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資訊

星期二, 六月 14, 2005

 

爆裂玉米的起源与特点

爆裂玉米的学名为Zeamaysal.evertasturt,是玉米八大亚种之一。

据国外考古推测,它起源于美洲墨西哥的中部地区。早在史前时期(距今七八万年前),那里的印第安人就已栽培驯化和利用它了。美国玉米学者贝德勒(Beadle)发现的古老多年生玉米就具有很好的爆裂性。

我国云南省金沙江地区,在建国前很早就有爆裂玉米,是否为原生种有待探讨。各地还有农家爆裂品种,俗名各异,有爆裂玉米、爆花玉米、麦玉米(山东),有刺玉米、尖玉米(河南),有洋玉米、毛子玉米(吉、黑)等,是珍贵的玉米种质资源。育种单位培育的杂交爆裂玉米又另有命名,如美国的黄玫瑰,南斯拉夫的Yuzp610,朝鲜的11号白、11号红;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的黄金花,上海农科院的沪爆1号、2号,沈阳农大的沈爆1号、2号,吉林的JB1号、2号,山西的太爆1号,新疆的石爆1号和四川的成806等,种植面积虽不大,但各地均有零星种植。爆裂玉米的特点是具有极好的爆裂性,其籽粒的爆花率在80%~98%,膨胀倍数可达9~30倍(因品种不同而异)。在常压下,用锅炒就能爆花。普通硬粒型玉米则须装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产生高压后才能爆裂;马齿、半马齿型玉米的爆裂性又差些;甜玉米、粘玉米受热后只膨胀不能爆裂。(来源:《种子科技》)



 
歡迎留言: |
标题索引: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
Blue Heron Arts, Co. ©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